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政教 > 宁江一中校园“三球”活动实施方案

宁江一中校园“三球”活动实施方案

2019年06月02日 09:51:40 来源:政教处 访问量:241

为了提高校园“三球”(即:篮球、排球、足球)教学与活动质量,以校园足球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广泛开展校园三球活动,在学生中普及蓝、排、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三球文化,增强学生的三球兴趣,提高三球运动技能

二、工作方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我校开展校园三球活动,普及三球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各部门和相关组织要从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我校资源优势,增加投入,创造必要条件,为我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校园三球工作的领导,成立校园三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刘伟斌

副组长:学校分管政教副校长

成 员:政教处、教导处、体育组组长 体育教师 各班主任

四、职责分工

1. 由分管政教副校长负责学校三球工作的全面开展;

2. 政教处负责师资培训,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三球活动和比赛。

3. 教务处负责快乐三球进课堂教学督导、检查。

4. 各班体育老师负责组建本班球队队员,并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三球技术、三球战术的培训与指导,负责组建学校蓝,排,足球队参加校内外比赛活动。

5.体育老师负责组建班级三球队,校内竞赛组织安排工作及快乐三球进课堂的指导与三球基本技术训练。

6. 由工会主席负责将每周开展校园三球活动有关的图片、信息上传至第一中学校园三球博客空间,其他教师应积极参与。

7. 体育组负责具体实施校园三球进课堂和各类比赛。

五、具体要求

1、在校学生每周应有不少于2小时三球活动时间,以个人、班级、学校等多种组织形态为基本活动单位,全校保证不少于40%的学生参加三球活动;

2、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三球活动和比赛,学校必须组织校内班级间和年级间比赛,各级比赛每年保证不少于10场比赛。

六、实施内容

()校园蓝,排,足球文化活动

1.以三球活动为切入口,以个人、班级、学校等多种组织形态为基本活动单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活动、自主管理的过程。

2.加强校园三球文化建设,利用校园版报进行校园三球宣传。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班级文化橱窗等途径创设三球文化氛围,宣扬三球的历史、三球的魅力、三球事业对国家实力的提高作用等,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快乐三球进课堂

1、各教学班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三球,快乐三球以游戏为主,包括运球、传球、射门攻擂赛、绕杆比赛、五人制足球比赛等,包含一定的技能训练或竞技对抗的内容,使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参与的项目,积极参加三球活动。

2、在一,二年段班级中,安排一定课时的三球教学内容,不断总结经验,培养骨干,成立男女校球队,为全校普及校园三球运动打好基础。

()三球竞赛

1、时间:20196月中下旬

2、根据体育老师授课的班级组队,在所教学的班级中选出优秀的男、女队员,各组成一个参赛球队。

3、比赛规则:

排球比赛(1参加人数:以体育老师授课班级为单位,组成男队、女队比赛,每队上场人数各为6人。(不限制换人次数)(2)比赛办法: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局比赛以先到15分的队伍为胜。(3)名次录取办法(比赛采用分组单循环制,每队比赛胜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依据积分高低排出名次)4)排球比赛时间约为618—619

篮球比赛:(1参加人数:以体育老师授课班级为单位,组成男队,女队比赛,每队上场人数各为5人。(上、下半场时间为15分钟,中场休息时间5分)2)比赛办法:比赛采用循环制。3)篮球比赛时间约为620—624 

足球比赛(1参加人数:以体育老师授课班级为单位,组成男队,女队比赛,每队上场人数各为5人(五人制足球)。(2)比赛办法:比赛采用循环制, 全场比赛时间40分钟。上、下半场各1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  3)足球比赛时间约为626—628 

比赛分两组: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

七、奖励:一、二年组各取一名,奖励200元物品。

八、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精心挑选参赛队员,积极组织排练,比出风格,赛出水平,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力争取得最优异成绩! 


              宁江区第一中学

              2019528

编辑:刘志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松原市宁江区建设街234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