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过马路与破窗效应

过马路与破窗效应

2015年08月02日 10:42:19 来源:转载:健康时报 访问量:104

      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得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克斯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就不见了。

    “破窗效应”很常见,最近网上流传一幅过马路的图,一个人走路看到红灯亮了,他想,我要是闯红灯,别人看到会说我素质低,还是等绿灯亮了再走;这时又来了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绅士,也继续等绿灯亮了再走;接着又来了一个人,他看周围没车,一边心里暗骂前面的人傻一面走了过去;第二个人一看,心想,我也赶着上班,一次两次违规应该不会影响形象,也过去了;第一个人见后两个人都过去了,心想他们都过去了我还在等,会觉得我很傻吧,公共道德我一个人遵守也没用,也过去了。

    一个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其实我们应坚持原则,不见风使舵,有问题积极修补,发现缺口及时修补,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习惯,才能将正能量传播出去。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2015年7月23日07版)

编辑:刘志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松原市宁江区建设街234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